笔记|艺术哲学

学习笔记。

课源:西竹书院杨宁老师,美学原理课程全集

黑格尔

  1. 客观唯心主义。根本观点: 世界本源不是物质,而是绝对精神。 其在发展变化中形成了现在的人类社会。

  2. 正反合辩证法。 事物的发展过程,都是正反合的辩证。( 例,正题:圆形,反题:方形,合题:从上看圆形,从前看方形,实则是个圆柱体)

  3. 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的过程(都遵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。暗含历史发展有其规律):

3.1 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(概念 - 自然 - 人)

逻辑学:自在阶段,精神作为逻辑概念而存在与发展。

自然哲学:物理,化学,生物等。绝对精神要外化到自然界,并成为自己认识的一个对象。 自然哲学,实际上是对逻辑学的否定。逻辑学,只停留在逻辑的层面,没有一个物质的对象。而自然哲学将它外化的自然环境中,变成了一个物质对象。实证。比如,逻辑学是因果,而自然哲学是太阳出来地球温度变高。

精神哲学:绝对精神由外在返回自身。

3.2 精神哲学(讨论“人”)的三个阶段:

主观精神:个人精神,人的灵魂,自我意识(人,意识到自我,可以思考,可以意识到自我在思考。拉康,自我意识的形成。动物,有的没有自我意识)。

客观精神:主观精神表现在外部世界中。 比如法律、道德、伦理、国家。(外化、复现、拷贝自己的主观精神)

绝对精神: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。

Eg 自我的精神可以创造梦境,梦境中也有自我意识和梦境中的外物,做梦时人的意识很弱,无法分别是否在梦中,也无法在梦中有清晰的逻辑。绝对精神造就了这个世界。人处在绝对精神所造就的梦境当中。每一个人的精神都有可能是从绝对精神那里来的。 就像是,我的梦境之中有不同的人,不同的想法,而所有的想法都是我的意识,我的大脑造就的。

绝对精神就像一个剧本,但是是没编剧,全靠剧本自发地演绎发展。【我们意识的再进入,同步化,也没有中心调控。 没有总谱,没有指挥。每一个声部都自发即兴演奏,却能合奏出富有变化的多彩的乐章】

3.3 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:

艺术:以感性的形象来认识或显示自己。

宗教:以象征的表象思维来认识或显示自己。

哲学:以概念、纯粹思维的形式来认识或显示自己,这也是绝对精神自身显示的形式。

  1. 理念论

柏拉图的理念论:美不等于美的具体事物。理念脱离具体的事物而独立存在。 永远不变,绝对的无条件的。

黑格尔的理念论: 理念不能单独存在,而是结合每一个具体的东西,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东西中间。美的理念在历史上存在,并且不断地发展变化。

  1. 黑格尔美学核心: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。(即,艺术作品是人的感性显现。)

Eg 小男孩丢石子打水漂,欣赏水波。自我意识有一种冲动,即证明自我的存在。 不是单纯地扔石头,而是有意识地把石头扔到水里去打水漂(把自己对象化的过程, 把主观精神变成一个可以关照的对象,外部世界的水波就是我的意识的证明)。

自我否定:自我意识本来是内在的,现在外化到外部世界了。

自我确定:自我意识本来是没有着落的,现在变得有形有着落。

自我认识:小男孩感到惊喜,把水面上的圆圈看作是一个作品。

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,既是自我意识的否定,也是对它的肯定。自我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呈现,内在和外部的世界得到统一。人都有一种冲动,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,实现他自己。纹身、耳环、岩壁画。外在事物上刻上属于自己的烙印,再去欣赏。欣赏的是自我意识的外化。艺术是一种“自我实现”。人们想看到的不是别人,都是自己。人想证明自己的伟大,自己区别于他者的独特性。但是,艺术还不能叫做绝对理念。它的呈现,只是感性的。在黑格尔看来,只有哲学才呈现了本质(绝对理念)本身。

对模仿(柏拉图的原型论)的批判与创造性的肯定。艺术是人心灵的产品,是比自然比现实生活更高的实在。通过艺术创造来表现自己,认识自己(自我意识的外部呈现,以确证自我)。 艺术是有创造性的,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的呈现。

  1. 黑格尔 1770 - 1831

精神现象学、逻辑学、哲学科学全书纲要、美学演讲录。美学哲学体系,非常宏观。

黑格尔:美学 = 艺术哲学(美的艺术哲学,只研究艺术里的美,不包括自然美或社会美)。暗自对话康德。康德,只研究纯粹的美,自然美,形式美,没有社会历史内容。抽离历史。黑:只研究自然美,最后会变成自然科学。公式定理规律。毕达哥拉斯。

德国古典美学的核心问题,康德和黑格尔关于美的争论。(后,阿多诺,美学原理,diss黑格尔。)

TBC…

海德格尔

本雅明